今年双十一数据显示,开售1小时,便有15个宠物品牌成交额突破千万。这只是宠物经济的冰山一角,人人争做“铲屎官”,宠物行业的火热居高不下,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5928亿元,同比增长20.1%;到2028年,宠物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00亿元。
宠物行业不断成熟,宠物经济也不仅仅停留在宠物本身和刚需产品上,而是在需求和产品类别上都展现出高度细分化的趋势。从精心的每日配餐,搭配特定的零食和专属小玩具,每周的出游社交,定期的美容和洗澡,再到一年一次的宠物蛋糕和写真……宠物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越紧密,人们越为宠物创造各种各样的需求。
当决策者和使用者分离时,到底谁的体验好才算真的好?
当宠物的“需求”越来越多,宠物品牌也就自然地越来越强调宠物本身的体验和感受,打出“关爱宠物”、强调“宠物的体验”的理念。然而,宠物并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喜好和需求,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:所谓的“体验和感受”,究竟是宠物的感受,还是主人的感受?
这是决策者和使用者分离的典型特征,并不仅局限于宠物行业,母婴、医疗健康、企业服务等等行业都会面临这一问题。品牌面对的是不体验的购买决策人,和无反馈的产品使用者;这意味着在产品开发、营销、销售和服务的流程中,企业面对的是“双用户视角”的挑战,既要理解决策用户的购买需求,又要满足使用者的体验需求。我们曾在一项幼教品牌的项目中,帮助企业面对决策者和使用者分离而带来的运营问题。
此前,该幼教品牌的重点一直放在研究如何帮助孩子激发潜能,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上,疏忽了如何让家长感知到孩子对产品的兴趣和产品带给孩子的进步。家长作为拥有实际购买行为的决策用户(包括第一次购买、续订以及推介),孩子的产品使用体验被包含在家长的体验旅程中,因此服务好家长的整体旅程体验也是十分重要的,这要求品牌在售前要“管理”好家长的预期,售中要强化家长对孩子使用产品的体验感知,售后要努力让家长自发地成为品牌的推荐大使。通过协助品牌对每一阶段用户的深入理解和持续沟通,最终我们成功帮助该品牌从最开始的50万用户成长至150万用户。
从幼教品牌项目中提炼经验,我们发现如果能帮助决策者在用户旅程中完成“建立认知、验证效果、自主推荐”这几个关键步骤,会大大减轻企业的压力,更快实现市场成功,接下来我们按步骤一一说明。
01 建立认知:最快靠近决策
因为不真正使用产品,企业面对的第一个难关就是决策者对产品没有认知概念:不了解产品真正的使用效果,又或是对产品有不切实际的期待,不管是哪一种都会对企业与用户间的对话带来很多阻碍。
图源网络
帮助决策者代入使用者的视角很需要“技巧”,企业可以通过帮助决策者理解使用效果来“管理”他们的预期,让决策者对使用者的产品体验和效果预期在一个科学,且企业“可把控”的道路上。因此在品牌与决策用户的首次接触时,清晰明了的品牌价值观非常重要;与此同时,将使用者的体验“可视化”的呈现,也能够帮助决策者直观地理解产品的效果。
宠物品牌Pidan创立时建立了“猫为先”的品牌理念——优先猫的需求创造产品,Pidan写道“我们无法与实际的使用者——猫产生直接对话……但也因此,让我们和购买者达成了自然的共识,为了让猫生活得更好,去创造产品、去购买产品。”Pidan明确地向决策用户——宠物主人表达品牌的价值观就是为了让猫生活得更好,在这样明确的品牌价值下推出了第一款产品“雪屋猫砂盆”。这款猫砂盆有别于市面上常见的设计,严格考虑了猫的特性:通道幽长符合猫喜欢的弱光环境,勾起猫咪好奇心,给予猫更多的安全感,宽敞的空间让它们能自由转身、进出和掩埋。
图源网络
搭建在品牌价值观之上的产品,让决策用户在认同品牌价值观时,能快速对产品产生好感。在购买详情中,Pidan也将产品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用最直白的方式进行展示,直观地告诉宠物主人,这款猫砂盆长什么样?好在哪?怎么用?缩短决策用户的决策时间。
图源Pidan雪屋猫砂盆商品详情
我们在幼教项目中,也帮助企业在产品宣传时将孩子的学习体验“可视化”,将预期学习成效以路径方式呈现出来,什么样的使用频次和周期,宝宝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。品牌为家长设定了一个利于品牌的认知,围绕此展开科普宣传将会对决策者的购买决定进行有利影响。
02 验证效果:打造信任关系
当用户对产品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后,此时验证效果是最为关键的一步。尤其对于决策者和使用者分离的品牌,决策者无法直接获取反馈,在试用阶段,或产品的使用初期,品牌要设计能够让决策者强烈感知到使用效果的体验反馈点,就好像在跟决策者说“看!你买对了!”,鼓励决策者和使用者一起继续深入体验旅程。这一阶段不仅关系到品牌是否能够与决策者形成持续的信任关系,还决定了品牌在市场中的长期口碑。
FluentPet是一款帮助主人与宠物交流的按钮系统,使用它需要宠物不断学习,这意味着产品的效果无法在购买后就立刻显现,而且这款产品的效果体现需要宠物和主人共同付出努力。对于心急的主人来说,很可能会在预期时间内看不到效果而对产品失去信心。对此,FluentPet制定了一个“Early Signs of Progress”,向主人介绍宠物在接触按钮后,有哪些迹象是在说明它们正在“学会使用”的这条道路上,并且在每一个“早期表现”后又给出了进一步指导的说明。
图源:FluentPet
不仅如此,品牌还设计了App FluentPet Connect,宠物每一次按下按钮都会向主人推送通知,让主人时刻感受到宠物在使用产品;FluentPet Connect通过记录宠物使用按钮的次数和习惯,为主人提供爱宠的学习趋势,通过使用单词组合的可能含义来帮助主人破译宠物想要表达的意思。
图源:FluentPet
我们在幼教品牌项目中发现,家长验证孩子使用幼教产品的效果主要通过两方面:一是兴趣:孩子频繁地主动使用产品;二是成效:孩子在使用完产品后,学会新的生活习惯,哼唱一段产品中教的歌,复述一个单词等等。因此我们在项目中协助企业增加了针对家长的产品使用周报、月报,向家长强化孩子使用产品的感知,从而帮助家长验证效果。
03 自主推荐:传播高光时刻
对于无法亲身体验的产品,决策者的判断依赖身边人的选择,有了其他用户的亲身经历和背书的品牌会获取消费者很大的倾心。所以品牌要抓住让用户成为自己推荐者的机会。验证产品效果后,此时的决策用户对品牌抱有很大的信心,并期待着与品牌的下一步接触。此时的品牌可以留意那些用户与产品互动的“高光时刻”,发现用户会在什么情况下愿意分享,再尝试在“高光时刻”设置活动激励用户去传播,循序渐进地引导用户成为“传播大使”。
Enabot是一款可以和宠物互动的小型机器人,它的效果在拿到手之后很快就可以验证,可以远程互动和监控、模拟宠物追逐、投喂食物等等。面向用户后,品牌很快就发现用户很爱记录自己不在家时从监控中看到宠物,与它对话或投喂的内容。通过Enabot看到思念的爱宠在干什么成为产品使用中的一个“高光时刻”。因此官方在社媒平台中加入缓解人宠分离焦虑的内容,又设置话题,鼓励互动,从而引导用户公开分享。
图源:小红书 左右滑动查看
B站上一条标题为《监控下的春节留守小猫咪》的视频里,一只可爱的大眼橘猫跟随着机器人的镜头打着滚, “蹲个同款摄像头。”的评论获得了400多个点赞,网友们在up主出现前就猜出了品牌Enabot和型号。用户的口碑推荐是最有力的“种草”广告。
图源:bilibili @金金金元宝
在幼教项目中,我们通过分层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用户成为“传播大使”。先从家长喜欢分享孩子的学习成果入手,再为信任度较高的家长提供下一阶段课程或升级版内容的限时体验,最后才是极具吸引力的推荐激励机制。推荐的核心是让用户有自发主动的意愿,因此找到那些用户有分享意愿的“高光时刻”再去设计传播的巧思最为重要。
启发
涉及到“决策者与使用者分离”的产品需要面对“双用户视角”的复杂设计,一边要完善产品本身的功能,一边又要让“无法表达”的体验被感知到;尤其后者对企业来说最为难以实践,因此我们尝试提炼出可以参考的通用建议,帮助企业满足决策者的需求。
售前:让“说不清道不明”的效果可视化
▪ 管理决策者的期望
产品设计者需要通过设计框架,引导决策者理解产品对使用者产生的实际效果,避免因误解而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。
▪ 建立效果体现的路径
决策者对使用者实际的体验感知需要看到使用者行为的变化。品牌方应展示使用者从初次接触到习惯养成的行为路径,以及该路径与产品价值实现的关系,将效果可视化。
售后:成为产品高光时刻的传播大使
▪ 强化决策者对使用者的体验感知
因为不是亲身体验,所以决策者的体验都来自于对使用者体验的观察,品牌应当抓住产品使用的黄金时期,不断强化决策者对产品实际价值的感知。
▪ 引导决策者成为品牌的推介大使
感知过产品的体验和价值,品牌收获了用户的信任,此时应当找到用户在使用中的“高光时刻”,设计可以激发用户自主分享的“激励机制”,让决策者将“高光时刻”传播出去,成为品牌最有力的传播者,推动产品实现裂变式增长。
▪ 成为站在决策者这一边的朋友
涉及“决策者和使用者分离”的产品实际上决策者需要倾注很大的心血,品牌应从决策用户的视角出发,体谅他们的辛苦和不易,为决策用户创造对他们友好的功能或活动,增加对品牌整体的好感。
面对“决策者与使用者分离”,企业可以通过以上的策略来应对“双重视角”的挑战,售前用可视化手段管理决策者的期望,建立效果体现的路径;售后强化体验感知,促使决策者成为品牌的传播大使。通过这些策略,企业不仅能满足决策者的需求,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信任,实现品牌的裂变式增长。
上一篇:起底kidulting经济,年轻人为何疯抢Jellycat和泡泡玛特
下一篇:没有了!